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梦魇般的抑郁旅程——真实感受篇

每一个灵魂,都可能在某个时刻,陷入一片漆黑的迷雾之中。我也不例外。我曾与抑郁症共度了8个漫长的年头,从2000年的春天开始,它悄然无声地侵入我的生活,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

那段时间,我的生活仿佛失去了色彩,自卑和压抑成了我每日的伴侣。我一直以为,是环境和他人让我如此不快乐,如此疲惫。然而,当我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时,那种无助和绝望,让我陷入了更深的黑暗。我试图向朋友求助,他们告诉我应该积极面对,应该多想些开心的事情。但对我来说,那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奢望。我试图去想象,去寻找那一丝丝的快乐,但它们总是转瞬即逝,留给我的只有更深的痛苦。

我曾无数次地试图寻找出路,从行为疗法到精神分析,从跑步唱歌到交朋友,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每一次,总是在短暂的希望之后,迎来更沉重的失望。我开始自责,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我甚至觉得,我连自己都不能主宰,我是如此的没有用。

我的感觉变得麻木而陌生。亲情、友情、爱情,这些曾经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现在却变得遥不可及。我每天都在凄凉中度过,孤独和寂寞成了我唯一的伴侣。我渴望回到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但现实却残酷地告诉我,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已经失去了快乐的能力,每天都被痛苦、焦虑和失望所包围。我经常睡不着,大脑里充满了乱七八糟的想法。我很容易醒,一点声音就会把我惊醒。我的精神很差,身体很软,整天无精打采。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工作在我心里很淡漠。我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恍恍惚惚地过着每一天。

当我看到周围的人忙忙碌碌时,我感到既可笑又嫉妒。他们似乎都很快乐,而我却无法让自己快乐起来。我想起我的同学、同乡他们都比我混得好。他们都有手艺或高学历而我一直打工打工真没出息!我不是不想努力曾经努力过还是一事无成我感觉工作是一种负担人际交往也是一种负担有时候我在朋友面前、亲人面前话都不想说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他们都比我好我还有什么资格说什么?

我总是担心未来总是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会发生。负面的念头像阴魂一样总是跟着我摆也摆不脱甩也甩不掉。为此我烦闷、苦恼经常感到莫名的愤怒。我曾经不断挣扎、苦苦哀求还真诚祈祷过……种种方法用尽还是未能如愿。我现在感觉心力憔悴身心疲惫我很累很累!我的身体没有力气我的心理没有涟漪可我会在很晚的时候还在电脑前用这颗疲惫不堪、颓废消极的心在电脑上玩很简单的扑克游戏我迷茫无助、浑浑噩噩不能自己……我不知路在何方前途何在这样的痛苦生活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尽头!

我在网上找了很多方法来学习、练习也看过医生吃过药找过咨询师咨询过可是都没有效果。我已经不相信他们也不相信自己我对一切都感觉失望但我还是经常上网无聊的上网也在有意无意找方法希望有那么一点奇迹……一点也行啊!

尽管抑郁症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但它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我开始学会面对自己的内心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脆弱。我也开始学会寻找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哪怕只是一点点的阳光和温暖。我知道这条路很难走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总有一天我会走出这片黑暗的迷雾重新找到属于我的光明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导航

热门推荐

癔症性疼痛的三大显著特征

癔症性疼痛的三大显著特征

癔症性疼痛是一种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疼痛,常表现为身体任一部位的慢性疼痛,性质多变且不符合神经解剖规律。心理因素如心理社会应激、逃避不利事情或获取社会支持等是其主要诱因。尽管患者身体无...

健康
外卖频率与心理健康:心理医生解析抑郁倾向与点外卖的关系

外卖频率与心理健康:心理医生解析抑郁倾向与点外卖的关系

近期研究指出,大学生点外卖的频率可能与抑郁倾向存在关系。高频次点外卖的大学生往往自评身心健康状况较差,抑郁得分也较高。专家提醒,尽管点外卖方便快捷,但过度依赖可能导致社交减少和自我...

健康
回避型人格的社交挑战与情感探索

回避型人格的社交挑战与情感探索

回避型人格者在社交中可能感到不安和焦虑,但通过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支持、自我探索和培养自信心等方法,他们可以逐渐克服社交恐惧,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同时,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应给予他...

健康
走出亲人丧失的心理阴霾:专业指引与实用建议

走出亲人丧失的心理阴霾:专业指引与实用建议

本文探讨了如何走出失去亲人的心理阴影,提供了专业的心理指引和实用建议。通过理解心理创伤的深远影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以及实用的心理疗愈方法,我们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重建心理健康...

健康
再试一次,无助也能变助力

再试一次,无助也能变助力

本文探讨了“万念俱灰”背后的心理学现象——习得性无助,并通过塞利格曼的实验揭示了其成因。文章指出,人们在反复失败后可能陷入无助的境地,但通过心理学方法如“强调例外法”和“合理归因训...

健康
瑜伽、普拉提、自行车、举哑铃、打太极:五种锻炼胜似心理治疗

瑜伽、普拉提、自行车、举哑铃、打太极:五种锻炼胜似心理治疗

五种锻炼方式——瑜伽、普拉提、自行车骑行、举哑铃和打太极,以其独特的身心效益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简单易行的运动不仅能塑造健康的身体,还能在心理层面带来诸多益处,如提升自...

健康
女性心理健康:揭秘五种常见心理疾病及应对之道:

女性心理健康:揭秘五种常见心理疾病及应对之道:

本文探讨了女性常见的五种心理疾病,包括癔病、神经衰弱、忧郁症、焦虑症和更年期综合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了解这些心理疾病及其应对方法对于维护女性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每位女...

健康
休闲活动助力驱散抑郁阴霾,积极生活从此开始

休闲活动助力驱散抑郁阴霾,积极生活从此开始

本文介绍了多种自然、健康的方式帮助人们缓解忧郁情绪,包括重游故地、用文字表达情感、绘画、聆听音乐、动手制作书签以及走出户外感受自然等。这些方法简单易行,适合轻度抑郁者进行自我调适。...

健康
疑病症心理现象:自我恐吓与健康焦虑

疑病症心理现象:自我恐吓与健康焦虑

疑病症是一种表现为过度担忧自身健康的心理现象,可能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生活质量下降。治疗疑病症需要综合运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预防疑病症的...

健康
女性疼痛感受更强:新研究揭示性别在痛感上的差异

女性疼痛感受更强:新研究揭示性别在痛感上的差异

新研究发现女性在多种疾病中的疼痛感受比男性更为强烈,这挑战了传统观念并强调了医学研究中考虑性别差异的重要性。尽管有专家对研究结果提出质疑,认为社会和心理因素可能影响男性参与者对疼痛...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