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王阳明智慧解析:如何掌控情绪,实现内心平和

王阳明智慧解析:如何掌控情绪,实现内心平和

在生活的曲折中,王阳明历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与挫折。从廷杖之辱、诏狱之灾,到龙场的边陲之苦,再到功高被忌、被诬谋反的险境,他的一生仿佛就是在与命运不断抗争。然而,不同于常人在这等困境中可能产生的消极和绝望,王阳明却始终保持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即便在瘴气弥漫的龙场,身边的随从一个个病倒,他依然能安然无恙,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超越常人的心境。

王阳明曾自述:“我来龙场两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我始终保持了积极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悲悲切切,抑郁哀愁。”这不仅揭示了王阳明自身的智慧与修行,也与现代科学对于积极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观点不谋而合。当一个人处于快乐状态时,体内会分泌出有益的激素,从而提升整体的身体状态;反之,若长期处于抑郁、郁闷的情绪中,身体状况自然会每况愈下。

在逆境中保持快乐并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可以通过智慧和修行获得的能力。王阳明在赣州时曾对病倒的陈九川说:“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就是功夫。”这句话不仅是对陈九川的慰藉,也是王阳明自身实践的写照。正是凭借着这种智慧与修行,王阳明在逆境中不仅保持了快乐的心境,还在毒瘴之地生存下来,更进一步修身治学,德业兼进,最终在龙场悟道,创立心学。

**一、快乐在于活在当下**

王阳明曾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不是追求过去或未来的知识,而是时刻保持内心的觉知。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未来的事情尚未到来,过于纠结于这两者只会让我们失去对当下的把握。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就必须学会活在当下,专注于眼前的事情。

马祖禅师曾对求学者说:“饥来吃饭,困来眠。”这看似简单的日常行为背后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当我们吃饭时只想着吃饭,睡觉时只想着睡觉,不被其他杂念所扰时,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当下的喜悦。这种喜悦不是外求的,而是源自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二、破除我执才能快乐**

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我执”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所谓“我执”,就是过分执着于自我意识和生死观念。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过程中也曾面临过这样的困境。为了破除我执,他甚至打造了一个石棺作为自己悟道的场所。通过在石棺中静坐修身、潜心悟道他最终领悟到了“格物致知”的道理也放下了对生死的执着。

当我们破除我执不再将自我意识和个人欲望放在首位时我们就能更加轻松地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此时我们会发现真正的快乐其实并不是来源于外在的满足而是源自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三、减少欲求才能快乐**

王阳明认为:“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这句话告诉我们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那么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快乐也就荡然无存。

因此要想获得真正的快乐就必须学会减少欲求。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完全摒弃欲望而是要学会合理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欲望。通过节制欲望我们可以减少心中的杂念让心灵真正沉静下来从而更加专注于有价值的事情上获得真正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导航

热门推荐

灾后心理重建:为何它如此重要

灾后心理重建:为何它如此重要

本文从地震和泥石流幸存者王雪梅的自杀案例出发,探讨了灾后心理重建的重要性。文章指出,灾难对个体心理的冲击巨大,需要积极的自我调适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专业的心理援助机构和人员在此...

百科
睡眠时间与死亡率:一项百万人大规模研究的新发现

睡眠时间与死亡率:一项百万人大规模研究的新发现

一项涉及百万人的大规模研究发现,每天睡6至7小时的人死亡率低于睡超过8小时或少于4小时的人。尽管这一结果仍需进一步证实,但它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睡眠习惯,并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

百科
名人智慧养心之道——自嘲的艺术

名人智慧养心之道——自嘲的艺术

本文探讨了自嘲作为一种生活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引用鲁迅、王梵志和启功先生的例子,展示了自嘲在化解尴尬、展现个人机智与豁达方面的独特作用。文章认为,自嘲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

百科
让雨水自然滑落身体的方法

让雨水自然滑落身体的方法

本文探讨了如何智慧地应对生活中的不公正批评和指责。通过引用一句深刻的话、个人经历和一则故事,文章阐述了面对负面声音时应保持冷静和宽容的重要性。同时,借鉴美国总统林肯的智慧箴言,文章...

百科
摒弃负面影响,与肯定你的人同行

摒弃负面影响,与肯定你的人同行

本文探讨了否定者如何影响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通过施晓和肖芳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否定者的存在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为了保护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我们需要...

百科
微博过度使用或引发心理问题,警惕成瘾风险

微博过度使用或引发心理问题,警惕成瘾风险

本文探讨了现代人过度使用微博所带来的问题,包括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问题以及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文章提醒读者要明确自己使用微博的目的,把握好使用微博的“度”,避免成为“微博控”。同时,...

百科
珍视唯一人生,活出真我风采

珍视唯一人生,活出真我风采

本文强调了珍视唯一人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活出真我风采的建议。文章呼吁读者放下包袱、知足常乐、脚踏实地并保持平常心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和起伏从而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通过实践这些...

百科
灾难应对:维护身心健康的综合策略

灾难应对:维护身心健康的综合策略

在灾难环境中维护身心健康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包括及时补充水分、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护肠道健康、进行心理调适以及获得社会支持等。救援人员也需要特别的关注和保障措施来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百科
温柔陪伴:如何有效地安慰伤心的人

温柔陪伴:如何有效地安慰伤心的人

当面对伤心的人时,提供安慰并不总是容易的。但通过倾听、尊重对方的感受、提供持续的支持以及给予实际帮助等方法,我们可以成为他们在困难时期的依靠。记住这些有用的提示,并温柔地陪伴那些正...

百科
父爱深沉:从孩童到成人,感恩陪伴的力量

父爱深沉:从孩童到成人,感恩陪伴的力量

本文阐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通过对比母爱与父爱的不同表达方式,突出了父爱的独特之处。文章强调了父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同时,也呼吁子女们要珍惜与父...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