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心理学的历史长河中,温尼科特(D. W. Winnicott)以其通俗易懂的方法独树一帜。他认为,人类的幸福并非取决于外部的政治因素,而是深深根植于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之中。作为英国首位具备医学背景的儿童精神分析师,他虽然没有自己的子女,但在抚养子女的科普教育中,他倾注了无尽的心血,进行了600多集的广播讲座,巡回全国进行演讲,并撰写了15本著作,其中《家是我们出发的地方》更是销量斐然。
在温尼科特的理念中,如何成为恰如其分的父母呢?以下是他给出的五大建议:
一、认知孩子的脆弱性
温尼科特强调婴儿在心理上的脆弱性,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也不知道在哪里,只是在努力存活。因此,养育者的首要任务是去适应和理解婴儿的需要,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意愿。
二、接纳孩子的愤怒
健康的孩子会有暴力和恨的情绪,如果父母让孩子失望,孩子会感到被野兽吞噬一般的愤怒。温尼科特认为,允许孩子表达愤怒,并对其“坏”表现不进行恐吓或说教至关重要。
三、避免过度顺从
虽然看到孩子顺从自己的规则会让父母感到欣慰,但温尼科特警告说,过早且过于严格地要求孩子顺从可能会导致假我的出现,压抑了孩子的重要本能。
四、让孩子成为自己
每个失败的养育环境都会迫使孩子过早地适应。温尼科特认为,健康的养育方式应该是以共情的方式了解孩子,承认他们的独特性,并全然尊重他们。
五、放下沉重的负担
对于许多疲惫的家长来说,温尼科特提醒他们最重要的是正在做的事情。他强调爱是关于自我的救赎,为了亲密的需要。要倾听别人,把自己的需要和假设搁置一边。当一些坏行为出现时,要怀着尊重,达成不被冒犯、不去报复的约定。
总的来说,温尼科特的理念强调了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理解、接纳和尊重的重要性。这五大建议为父母提供了在实际操作中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养育子女的道路上更加从容和自信。

父母的自律行为、爱和引导监督都是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重要因素。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先审视自己是否具备自律的能力,然后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同时,我们也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心,让...
成长
儿童胆怯心理的成因主要包括交往欲受抑制、自主性发展受阻以及自尊心受挫。为了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关注孩子的社交需求,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和尝试,同时避免不恰当的批评...
成长
本文介绍了婴儿哭声的不同类型和含义,帮助新手妈妈更好地理解和回应宝宝的需求和情感。通过细心观察和经验积累,新手妈妈可以逐渐掌握“婴儿语言”,从而更加自信地应对育儿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
成长
本文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四种不同性格的孩子——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并提供了相应的教养之道。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与他们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连接并引导他们...
成长
美国《医疗每日新闻》报道了日本学者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喜欢“假哭”的婴儿未来可能更聪明。该研究通过影像观察了新生儿的哭泣习惯,并分析其情绪变化。结果发现,婴儿多数哭泣源于负面情绪,但...
成长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应该重点培养的三种核心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事。这些能力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大学期间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更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成长
本文强调了情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培养孩子八项关键情商技能的方法。通过培养独立性、同理心、自信心、责任心、自律能力、抗挫折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家长可以帮...
成长
这封信是父母对儿子的深情寄语,表达了他们不追求完美、珍视真实自我的人生态度。他们希望儿子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欣赏他人的优点;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珍惜学习机会;并始终相信家庭的力量和...
成长
本文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善用学生的从众心理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文章提出了四个具体方法: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正面舆论导向和行为楷模、培育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教会学生应对消...
成长
春节将至,一些人却因各种原因患上了“春节焦虑症”。本文提出了四种缓解方法:一是找出焦虑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案;二是调整心态,不在意他人评价;三是与长辈进行理性沟通,争取理解;四是学会放...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