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自恋盛行现代社会 心理健康问题引关注

在这个自拍横行的时代,我们不难发现,自恋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每当我们打开社交媒体,总能被一波波美颜自拍所淹没。人们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外貌、生活,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认同。然而,这种自恋并非真正的自信,而是一种过度的自我陶醉。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自恋在中国正逐渐流行。这项涉及2.5万人的调查显示,国人普遍自恋,且这种自恋在不同群体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自恋,年轻人比中老年人更自恋,经济条件好的人比经济条件差的人更自恋,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自恋。这些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和社会根源呢?

从心理层面来看,自恋者往往具有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从外界获得尽可能多的积极反馈,以维持自己的自尊和自我形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可能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甚至通过一些不需要“费脑子”的行为来表现自己。例如,一些受快餐文化、拜金文化影响的年轻人,更愿意通过打扮、自拍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外貌和生活。

从社会层面来看,自恋的流行与社会的开放和西方思潮的涌入有关。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文化中的自我欣赏和自我表现逐渐成为了社会主流。这种文化思潮的涌入,使得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性张扬和自我表现。同时,现代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为自恋的流行提供了便利。人们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将自己的照片和生活分享给全世界。

然而,自恋并非无害。科学家发现,过度自恋的人往往具有虚荣、脆弱、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等缺点。如果自恋发展到病态程度,就会演变成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常常因为傲慢无理、嫉妒心强、人缘差而陷入工作和生活的困境。

为了矫正这种毛病,我们需要从自我认知和行为调整两方面入手。首先,我们需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避免无理由地认为自己优越。其次,我们需要从小事做起,多关注他人,帮助他人,赞美他人,培养互惠互利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应该避免溺爱孩子、夸大孩子的优点、忽视孩子的缺点,要让孩子自然地去呈现自己,学会面对挫折和承担责任。

总的来说,自恋是一种过度的自我陶醉,它虽然能带来短暂的满足感和优越感,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和个人的困境。因此,我们应该保持适度的自信,客观地认识自己,关注他人,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导航

热门推荐

悄无声息地离去-探索离别之时的静默与深意

悄无声息地离去-探索离别之时的静默与深意

本文通过描述一场不同寻常的葬礼,展现了一位体贴入微的逝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怀。逝者在临终前特意嘱咐家人为她举办一个安静的葬礼,不打扰邻居,这种纯粹和深沉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敬...

百科
揭秘“石头剪刀布”游戏背后的心理学战术与制胜策略

揭秘“石头剪刀布”游戏背后的心理学战术与制胜策略

通过深入了解“石头,剪子,布”背后的心理学战术和制胜策略,本文揭示了如何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中找到获胜的诀窍。从心理战术的运用、观察对手行为模式、利用统计数据、学习他人经验到应对困...

百科
双十一购物节,警惕“沉锚效应”影响消费决策

双十一购物节,警惕“沉锚效应”影响消费决策

本文介绍了“沉锚效应”这一心理现象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并提醒消费者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要警惕商家的营销策略,理性对待优惠活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商品和服务。文章强调了理性消费...

百科
从行为细节洞察男性真实心理

从行为细节洞察男性真实心理

本文从男性的行为细节入手探讨了如何洞察其真实心理。通过分析男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动作和信号如准备早餐、分享心爱之物、公共场所的小动作等本文揭示了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情感和意义。同时...

百科
心理健康的多元标准与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多元标准与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情绪稳定与积极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以及持续的自我发展与学习等多个方面。了解并重视这些标准对于维护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百科
预期寿命增长,心态更趋积极

预期寿命增长,心态更趋积极

预期寿命的增长不仅意味着更多的生存时间,还与我们的心态和行动方式密切相关。通过重塑生命观念、保持积极心态,我们不仅能活得更久,还能活得更好、更有意义。面对未来,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和积...

百科
从日常习惯洞察性格:认错态度与自卑心理的联系

从日常习惯洞察性格:认错态度与自卑心理的联系

对待错误的态度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从勇于承认并改正,到坚决不认错,每种态度都揭示了人们内心的不同面貌。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人和自己。

百科
学会释怀:让心灵解脱,迈向更广阔的人生

学会释怀:让心灵解脱,迈向更广阔的人生

本文探讨了学会释怀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通过阐述释怀是心灵的自我救赎、人生的智慧选择和通向幸福的桥梁三个方面,强调了释怀对我们心灵的解脱和人生的积极影响。学会释怀不仅能让我们的内心更...

百科
心理误区解析:这5个心理问题其实不必过于焦虑

心理误区解析:这5个心理问题其实不必过于焦虑

本文解析了五个常见的心理误区,包括过度在意他人看法、情绪易波动、睡前思考导致失眠、对轻微身体不适过于敏感以及缺乏自信导致的压抑。了解这些误区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心理问题,...

百科
适度依赖:寻找健康关系的平衡点

适度依赖:寻找健康关系的平衡点

本文探讨了过度依赖的特征和影响,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依赖关系。适度依赖意味着在保持自主性的同时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需要我们在信任他人和信任自己之间找到平衡。通过培养自我意识、学习独立...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