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取悦症的心理学解析:如何摆脱过度迎合他人的困扰?

取悦症的心理学解析:如何摆脱过度迎合他人的困扰?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做出一些妥协。但是,当这种行为变成一种强迫性的、成瘾的模式时,就变成了“取悦症”。本文将深入探讨取悦症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学会拒绝和内化成就感等方法,摆脱过度迎合他人的困扰。

一、取悦症的心理机制

取悦症是一种对他人认可上瘾的心理模式,患者会努力让每个人都满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快乐。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冲突避免”,患者会把对抗和愤怒看作危险的情感体验。取悦症的三个心理要素——思维、行为和情感,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它们彼此互为原因和结果。例如,强迫行为受畏惧和逃避情绪驱动,并由扭曲的、有缺陷的思维所支持。

二、取悦症的类型与症状

取悦症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型、习惯型和逃避型。认知型取悦症患者陷入自我亏待的心态,认为他人需求高于自己的需求;习惯型取悦症患者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照顾他人的需求,几乎从来不说“不”;逃避型取悦症患者通过逃避令人不安的情感来保护自己,畏惧愤怒、冲突和对抗。

三、如何改善取悦症?

1. 去掉头脑里的“应该”

取悦症患者在脑海中缺乏弹性和余地,总会说“我应该这样、那样”。有意识地把这些“应该”替换成“如果我愿意”的句式会好很多。比如“如果我愿意,我可以满足那些重要的人对我的要求和期望”、“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在重要的人面前保持愉快和乐观”。这样一来,对自我苛刻的要求就被软化了。

2. 学会拒绝

取悦症患者最大的困扰之一是不会拒绝别人。可采用拖延方法,比如对方在电话里向你借钱,而你的内心其实并不想答应——并且你很清楚,如果答应之后自己将后悔——这时你可以选择先拖着,说过段时间再答复。这样推脱几次对方就会明白你的态度,而你也不会被别人的要求所控制。

3. 学会自我认可

取悦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往往都来自别人,他们习惯于否定自己,从不奖励自己。因此要设法多给自己正面评价、给自己奖励,不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真正的成就感永远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展开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导航

热门推荐

外向孤独症的8大特征,你占了几项?

外向孤独症的8大特征,你占了几项?

本文探讨了外向孤独症的8大特征,包括人前热情人后落寞、善于隐藏情绪、社交场合中的“变色龙”、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透等。这些特征反映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面临的情感困境和社交压力。文章...

性格
内向的力量:揭秘成功者中内向性格占比70%的真相

内向的力量:揭秘成功者中内向性格占比70%的真相

本文探讨了内向性格在成功者中的高占比现象,分析了内向性格的诸多优点,如专注力、同理心、创造力等,这些特质让他们更容易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成功。文章强调了内向不是缺陷,而是一种值得欣赏...

性格
家庭环境与孩子自卑心理:四种常见家庭类型的深入解析

家庭环境与孩子自卑心理:四种常见家庭类型的深入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四种可能导致孩子自卑心理的家庭环境,包括言语暴力、过度节俭、家庭暴力和缺乏陪伴。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文章指出了这些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并强调了父母在预防和...

性格
揭秘内向性格:10项引人入胜的心理学发现:

揭秘内向性格:10项引人入胜的心理学发现:

本文介绍了内向性格的10项心理学发现,包括内向性格的多样性、对新事物的敏感与对改变的谨慎、闲聊的恐惧与真诚交流的渴望、独处的重要性、风险规避与深思熟虑、深度思考的优势、创造力的源泉、...

性格
从接纳不足开始的自信之旅:

从接纳不足开始的自信之旅:

从清华学子到职场新人,我们都在经历着自我怀疑和自卑的时刻。然而,真正的自信并非源于外界的赞美或成就的堆砌,而是来自于内心深处对自我不足的接纳和改变。当我们敢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并努力去...

性格
揭秘:一个人缺乏自信的深层次原因探讨

揭秘:一个人缺乏自信的深层次原因探讨

本文探讨了自信与不自信的根源及表现,并强调了真实表达自我在建立自信心过程中的重要性。从不自信到自信的转变需要勇气、时间和努力,但只要我们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勇于表达真实的自我,我们...

性格
心理自卑下的自我膨胀现象

心理自卑下的自我膨胀现象

本文探讨了自我膨胀现象与心理自卑的关联,指出自我膨胀者往往通过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来掩盖内心的自卑感。文章分析了自我膨胀的危害,并提出了改善这一现象的方法,包括增强个体的自信和自尊...

性格
自信之源:如何摆脱外界评价的束缚?

自信之源:如何摆脱外界评价的束缚?

本文探讨了明明很优秀的人却不自信的原因,并提出了摆脱不自信困扰的建议。首先,需要摆脱对外界评价的依赖;其次,建立客观的自我评价;再次,拓宽认知;最后通过实践建议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自...

性格
自卑的力量:超越自我,追寻优越感

自卑的力量:超越自我,追寻优越感

本文探讨了自卑的普遍性及其表现形式,揭示了自卑与优越感的紧密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超越自卑实现自我。阿德勒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卑,让我们意识到自卑并非障碍,而是一种...

性格
自卑的刺:如何转化内心的挑战

自卑的刺:如何转化内心的挑战

本文通过讲述来访者尧的故事以及阿德勒的理论观点探讨了自卑的复杂性和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文章指出自卑感可能导致过度的自我防御和情商的降低并提供了超越自卑的方法和建议。通过正视自己的内...

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