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屈从型人格揭秘:如何建立健康人际关系并赢得他人尊重

屈从型人格揭秘:如何建立健康人际关系并赢得他人尊重

屈从型的一大特点,就是他非常需要一位“伙伴”。他对他人的爱、关注和温情的需要,是盲目的,强迫性的,不加以选择的。正常人需要爱,为的是愉悦和快乐。屈从型索求爱,却是在焦虑驱使之下,缓解安全感的缺失,其获得的满足非常近似于从窒息中突然放松的释放。对健康人来说,他们能关爱自己,所以他人的爱是锦上添花,可对于屈从型来说,爱是雪中送炭,是救命稻草,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人生设定某个目的:钱、权力、赞赏、关注……有这样一类人,将他人的爱和温情作为人生目标。他们待人友善亲和,文弱敏感,看似无欲无求,做事周到体贴,对别人总是赞同、附和、认可,从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或者主张。外人乍看,这顶多是怯懦了一点。但在许多当事人的心中,他们饱受这样的性格所苦。

我们已经知道了,童年缺乏关爱,原生家庭不睦,都会导致人心中无法形成对爱的正确理解和需求。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相应的对世界的看法,再将这种看法泛化到成年后所遇到的一切情境中去,就形成了神经症。但是,不同的个体,对神经症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卡伦·霍妮将神经症患者身上存在的基本冲突诠释成三种倾向:屈从型,攻击型和孤立型。这三种倾向在患者身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呈现,只是有主有次。本篇我们只讨论屈从型。

由于这种强迫性质的对爱的需求,使得屈从型通常带有以下几个特质:

一、他们容易高估被人喜爱的实际意义。潜意识里,他们希望所有人都能喜欢自己。但实际上,让所有人都喜欢,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重要。除某些与我们休戚相关的人,其他人的好恶,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然而,屈从型却不能放下这一点:“我必须让所有人都喜欢我,如果他们喜欢我,他们就不会伤害我”——外界的爱和评价,是他们用于和童年不安全感相抗衡的手段。

二、他们对爱的需求会不加选择地附加在任何对象身上。从理发师到快递员,从前同事到路人甲,某个眼神某句话是热情还是冷淡,都可能敲打他们脆弱的神经,让他们再三反躬自问,“我做错了什么吗?为什么他这样看我\说我\对我?”“他这句话,这样笑是什么意思?”这类问题常常出现在屈从型人格的脑海,使他们的情绪总处于暗流涌动之中。

三、他们无法享受他人的陪伴与温情。毋庸置疑,屈从型需要他人陪伴,但是,他们却不能从陪伴中感受到幸福。这是一个很难被神经症患者意识到的矛盾。因为他们在陪伴之中,得到的只是从孤独中逃离出来的松释,只是从焦虑中暂时松一口气,伴随的只有害怕再度陷入孤独的恐惧,没有幸福可言。

四、他们为获得爱会不择手段,甚至牺牲自己的正当利益。由于得到别人的喜爱是如此重要,屈从型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在职场上,往往表现为不敢反对,不敢批评,只对他人表示赞同、忠诚和驯顺,然后回到家又生闷气。他们会回避一切可能引起他人不快的状况,竭尽全力让对方开心,哪怕其中隐藏着对自己权益的重大损害也在所不惜。例如,只要他希望获得其喜爱的那个人是骨科医师,他会隐隐怀有一种骨折的愿望,只要这意味着有可能赢得他的注意。

五、对他人情感具有极强的依赖性,由此产生出怨恨和抑制。当一个人完全依赖另一个人给于关爱,这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猜忌和怨恨。屈从型在潜意识里怨恨自己不得不依赖他人,却又害怕失去他人,因此不得不将怨恨埋藏在心里,继续顺从。在这过程中,他会生出一种害怕关系深入的恐惧,当恐惧变得特别强烈的时候,他很可能会选择脱离关系,以对抗这种情感上的依赖。我们常听女生说,“我很害怕,自己越来越爱你,如果没有你我该怎么办”,便是此类恐惧的表现。

六、由于他的依附性,他会无意识地用他人的眼光看自己。他的自我评价会随着外界的变化忽高忽低,时而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时而认为自己简直该死。如果有一个人批评了他,那么这个人就成为了他的主人。他会失魂落魄以最大的努力挽回他的看法,因为在他内心深处,除非别人对他改观,否则他就无法喜欢自己,将万劫不复。

七、由于他甘居人下,总是把别人摆在比自己优越的地位,他总认为所有人都比他优秀。他倾向于低估自己的品质、天资、才能和金钱,竭力否认自己的优点。他看不到自己已有的成就,也无法享受取得的成功。在潜意识中,他必须保持无害,必须表现平庸,屈居人下,别人才不会嫉妒他,才会继续喜欢他。因此一切对他的夸奖、赞美、肯定,都像沾上狗毛的水一样,必须被他狠狠地用谦卑之词甩得一干二净。这些赞美带给他的,并不是愉快和满足,而是“可能会被人嫉妒”的恐惧。

从以上种种特质,我们可以看出,屈从型人格由于对爱怀有强迫性和盲目的需要,其追求的目标和手段都偏离了常态。然而现代社会的流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这一倾向——单身是可耻的,恋爱才是光荣;“有人要”是值得庆祝的,“单身狗”则是弱势群体。社会有意无意地将每个人的价值以“是否被爱”的标尺来量化,各式情人节光棍节,亦是以一种赞扬和羡慕情侣,批评和嘲笑单身者的方式,助长了每个人内心对自己的怀疑和不安。具有上述倾向的人会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更加渴望摆脱单身,也更带强迫性的去选择伴侣,往往也会更不加选择地走入婚姻和爱情。

其实,相比攻击型和孤立型,屈从型人格获得喜爱的几率应该是最高的。因为他的内在需要会驱使着他向“惹人喜爱”的方向去努力。他会精心打理自己的仪容,管理自己的社交形象,务必让呈现在人前的一切都尽善尽美;他会在人前做出一副亲切可爱的样子,学习周到体贴照顾他人的技巧,力求留下深刻印象;他会刻意去注意别人与自己相似之处,忽略那些不同的,误认为自己与对方多么的投缘、和谐;他还会在关系中无私付出,毫无所求(除了对方的爱和关心),犯错时先检讨自己……看似很美,实则不然。

屈从型人格的深处,隐藏着大量的攻击倾向。在他眼中,友善可亲是获得喜爱的手段,他人则是汲取安全感的工具。他需要大家的爱,却不关心任何人。如果在恋爱中,另一半因为某些原因无法满足他对爱的需求了,比如生病没法陪伴、工作忙没心情打电话、没以前那么宠着了,他就会焦躁难安,仿佛失去力量,并逐渐发展成为看似义正言辞的指责。期间维系两人关系的其实是彼此的供需关系,一旦供需不复存在,屈从型就会觉得这段关系味同嚼蜡,难以下咽。如果有了更好的爱的供应者,屈从型也会出于对爱的病态需求,感到自己遇到了“真爱”,非得离开不可。

屈从型人格对他人的付出,附带着贪得无厌的索取。他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让对方无条件地喜爱自己。这意味着对方不能计较他的所作所为,不能给予任何形式的批评,不能向他索要任何的好处,也不能将自己的关注给予除他以外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你爱我,我做什么你都会爱我”、“为什么对我还有不满意,你是不是不爱我”、“如果你是真的爱我,就不该从我们的关系中获取任何好处”、“任何要与他人分享的爱和关注,都将失去它所有的价值”——这种全方位令人窒息的爱的索取,正是神经症人格童年经历的一种典型补偿——他幼年不曾品尝过爱的甘甜,只知道恨的苦涩,于是要将遇见的所有爱意都淬炼成毒酒,一杯下肚。他这样对感情的贪婪无度,乃是他将自身冲突带入关系,并将其彻底摧毁的原因之一,但他自己从头到尾一无所知。

在屈从型的世界里,爱情是唯一值得奋斗的东西——因为实际上那是唯一能使他所有病态需求得到满足的方式。它既能满足被人喜爱这一需要,也能达到支配他人这一需要。这种方式既能让他发泄自己对整个残酷世界的怒气(通过诸多看似有理的指责),又能显得正当无私。由于他意识不到他的挫折恼怒发端于内心的冲突,爱情便成为治疗这些毛病的灵丹妙药,他相信,只要找到一个爱他的人,一切都会好了。

屈从型人格的潜意识台词是这样的:

“我软弱无助,要是我孤身一人活在这充满敌意的人世上,我的无助状态对我是一种危险和威胁。但假如我找到一位爱我甚过爱一切的人,我就不再有危险了,因为他将保护我,有了他,我就无需自我肯定了,因为他能理解我,把我想要的给于我,而且都用不着我提出请求。这样,我的弱者地位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会爱怜我的无助而让我依附在他的力量上,我为自己是主动不起来的,但如果是为了他,我就浑身充满了力量。”

“孤身一人对我是折磨……我可以一个人在周末晚上去看电影或者读一本小说,但那是可耻的,因为这使我感到没有人要我。所以我必须做好安排,绝不要在星期六晚上一个人独处,或者任何时候孤身一人。但如果我得到一个对我痴心一片的情人,他就会替我解脱这种折磨,我也不再孤独了。现在显得毫无意义的一切,比如准备早餐、工作或者观看落日等,都将迸发出新的欢乐。”

“我是没有自信的。我总觉得别人比我更有才干,更有天资,更有吸引力。甚至我尽力完成的工作也一无是处,引不起荣耀感。我完成的东西也许不足挂齿,或者只是碰上了运气,我不敢担保还能这样再进行一次。假如别人真正认识了我,便不会再理睬我这个无用之徒。但如果我找到一个爱我的、很看重我的人,别人对我也就刮目相看了。”

——引自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冲突》

因此,难怪爱情,作为一座海市蜃楼,对屈从型人格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在这里,患者把自己的需要误当作温情,把征服他人的手段当成是有能力去爱人,而且将自己的攻击性倾向隐藏起来。他指望,能够消除内心冲突的有害结果,而又不对冲突本身做任何的改动。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努力到头来注定失败的原因。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如果屈从型能幸运地遇到一位以付出为乐趣,以对方的满足为人生目标的伴侣,他们二人的神经症能够刚好相互弥补,那么这两人一定能减轻不少彼此的苦恼,甚至能生活得很快乐。但大多数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这样。屈从型人格将在残酷的成人世界寻找无条件的父母之爱,其难度不低于在尘世中寻找天堂。他将在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寻觅中加深对亲密关系的不信任与绝望,只要他拒绝撼动自己对爱对温情的错误理解,他内心的冲突就得不到解决。

此处“屈从型人格”来自卡伦·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仅代表具有某种性格特征,并不是一种严格的人格分类,不具备病理分析基础,请勿对号入座。

展开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导航

热门推荐

如何驱散内心的阴霾:应对悲观情绪的有效策略

如何驱散内心的阴霾:应对悲观情绪的有效策略

本文介绍了如何应对悲观情绪的有效策略,包括制作“乐观、悲观对照表”等方法来认识并改变悲观情绪。通过持续实践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培养更加乐观自信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结合...

性格
宠物选择与性格特质:从养鱼到养狗,看性格如何影响宠物选择

宠物选择与性格特质:从养鱼到养狗,看性格如何影响宠物选择

本文探讨了宠物选择与性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从养狗的人责任感强到养猫的人独立性强再到养鱼的人沉稳内敛等不同的宠物选择反映了不同的性格特质。文章强调了宠物选择对于理解自己和他人性格的重要...

性格
屈从型人格揭秘:如何建立健康人际关系并赢得他人尊重

屈从型人格揭秘:如何建立健康人际关系并赢得他人尊重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人生设定某个目的:钱、权力、赞赏、关注……有这样一类人,将他人的爱和温情作为人生目标。他们待人友善亲和,文弱敏感,看似无欲无求,做事周到体贴,对别人总是赞同、附和、认可,从...

性格
接纳不完美:自我进步的真正起点

接纳不完美:自我进步的真正起点

本文探讨了接纳自己不够好的重要性及其对自我进步的意义。文章指出,担忧自己不够好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源于对他人评价的恐惧和对完美的过度追求。为了掩饰这种不安,我们常常展现出高傲的...

性格
揭秘:一个人缺乏自信的深层次原因探讨

揭秘:一个人缺乏自信的深层次原因探讨

本文探讨了自信与不自信的根源及表现,并强调了真实表达自我在建立自信心过程中的重要性。从不自信到自信的转变需要勇气、时间和努力,但只要我们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勇于表达真实的自我,我们...

性格
宽恕:通往快乐生活的桥梁

宽恕:通往快乐生活的桥梁

本文探讨了宽恕在快乐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阐述不宽容的悲哀、宽恕的力量以及如何做到宽恕等方面,文章呼吁人们学会宽恕,以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性格
情商之镜:脾气背后的真相

情商之镜:脾气背后的真相

本文探讨了脾气差与情商低之间的关系指出脾气差的人往往自私、无知且无能。文章强调了情商高的人懂得如何控制情绪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也更容易取得成功。最后文章给出了一些提升情商的...

性格
心理成熟度的衡量标准:你是否真的“长大”了?

心理成熟度的衡量标准:你是否真的“长大”了?

本文探讨了心理成熟的衡量标准,包括成熟的两性关系、自我认知的深度与广度、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以及独立自我与责任担当。文章指出成熟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成长,更是心理上的成熟和生命的丰...

性格
超越讨好:如何重塑自我与他人的真实关系

超越讨好:如何重塑自我与他人的真实关系

本文探讨了讨好型人格的日常表现和心理动机,并提供了一些建议来帮助读者重塑自我与他人的真实关系。通过建立自我意识、学会拒绝、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寻求专业帮助等方法,讨好型人格者可以逐...

性格
理解追求完美与完美主义:影响、差异与应对

理解追求完美与完美主义:影响、差异与应对

本文探讨了追求完美与完美主义的差异和影响。追求完美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而完美主义则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理解并应对完美主义倾向对于维护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我们应该以健康...

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