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如何避免强迫孩子进食,让孩子享受健康饮食

如何避免强迫孩子进食,让孩子享受健康饮食

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餐桌往往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戏剧舞台。然而,当家长们过分关注孩子在吃饭上的表现时,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反效果。他们或许每天都在为孩子的饮食挑剔不已,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哄骗孩子多吃一口,但这种做法往往会引发家庭矛盾,让父母和孩子都失去了享受美食的心情。

这种在餐桌上哄孩子吃饭的方法,起初可能看起来并无大碍。比如,当孩子用身体语言表示“我饱了”时,父母可能会用小勺子模拟飞机,让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多吃几口。然而,一旦这种餐桌表演成为日常,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如果父母不在吃饭时耍些小把戏,孩子可能就不愿意继续进食。

家长们,尤其是母亲们,常常担心孩子吃不饱。因此,他们会在餐前餐后不时地给孩子加餐,让孩子吃水果或面包等。但这样一来,吃饭对孩子来说就不再仅仅是满足食欲的行为,而变成了一种义务。他们需要借此来取悦父母。然而,这种持续不断的加餐会让孩子失去对饥饱的感知,因此固定的进餐时间在家庭中显得尤为重要。

真正关心孩子营养状况的家长们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发育状况和营养学知识来判断孩子的身高和体重是否正常,并给出相应的饮食建议。这样,家长们就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拟定合适的食谱,确保孩子获得均衡的营养。

孩子们都渴望自己能够茁壮成长。大自然赋予了他们饥饱感这一本能机制。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他们吃饱了就会主动停止吃奶。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似乎逐渐失去了这种自然的调节机制。为什么会这样呢?引人深思的是,这种问题往往出现在家长试图完全控制孩子饮食的情况下。

当孩子断奶开始吃固体食物时,很多家长会感到无法判断孩子是否吃饱。行为疗法专家阿奈特•喀斯特采恩指出,正是家长的这种过度担忧使得餐桌变成了“烦桌”。她认为,那些强迫孩子多吃或少吃的父母都做得有些过分。被强迫吃饭的孩子会极力反抗,而被迫少吃饭的孩子则会因为感到受虐反而更加渴望食物。

阿奈特•喀斯特采恩在她的著作《吃饭的游戏规则》中分享了她在2至5岁儿童中所做的一项研究。她发现,孩子在一天内应该吃三顿正餐和三次加餐,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多样化且营养均衡的食物选择。有时候,可以给孩子吃一些甜点作为奖励。但重要的是,食物应该足量,并由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这样,孩子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恰当地进食,既不会过量也不会不足。当然,每顿饭的摄入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孩子每天摄入的食物应该是平衡的,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总之,家长们在关注孩子饮食时应该保持适度。过分干预孩子的饮食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与其强迫孩子吃饭或限制他们的饮食,不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营养均衡的食物选择并让他们自己决定吃多少。这样既能保证孩子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又能让他们享受愉快的用餐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导航

热门推荐

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解析与应对

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解析与应对

本文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及其应对方法。通过分析和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求职挑战顺利步入职场。同时呼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

成长
面对高考落榜:家长的应对策略与孩子的心理调适

面对高考落榜:家长的应对策略与孩子的心理调适

本文探讨了面对高考落榜时家长的心理调整与应对策略以及孩子的心理调适与自我成长方法。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引导以及适当的情绪宣泄和自我激励等方式可以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并迎接新的人生挑战。同时...

成长
养育男孩:三岁后,妈妈如何优雅“退位”?:

养育男孩:三岁后,妈妈如何优雅“退位”?:

养育男孩的过程中,妈妈需要在理解和接受男孩天性的基础上逐渐“退位”,让父亲在教育和引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转变自身角色、鼓励父亲的参与以及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等策略,我们可以共同助...

成长
父母的哪些行为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的哪些行为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的某些行为如争吵、忽略心理需求、溺爱、不信任、情绪化表现、过高期望和要求、强制而非协商以及错误的表扬方式等都可能损害孩子的安全感。这些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情感世界和心理健康,因此父...

成长
运动的力量:如何通过锻炼改善心理缺陷

运动的力量:如何通过锻炼改善心理缺陷

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参与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个人的心理缺陷,培养健全的人格。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于不同类型的心理缺陷...

成长
帮助孩子克服学校恐怖心理的有效方法

帮助孩子克服学校恐怖心理的有效方法

学校恐怖症是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对学校产生恐惧。其诱因包括分离性焦虑、环境变化及人际交往困难等。父母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孩子的恐怖情绪。主要症状有拒绝上学、身体不适等。为帮助孩子克...

成长
如何调整青春期的自我认知,克服自负心理?

如何调整青春期的自我认知,克服自负心理?

青春期是自我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克服自负心理对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倾听他人的声音、保持平等心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以及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等方法,青少年可以逐步调整自我认...

成长
父性教育对孩子智力的积极影响

父性教育对孩子智力的积极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性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父亲在知识面、教育内容、生活习惯培养和教育方式等方面与母亲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有助于拓宽孩子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勇敢精神。...

成长
失恋后的心理调适与自我成长

失恋后的心理调适与自我成长

失恋是情感旅程中的一部分,面对失恋带来的痛苦和挑战,我们可以通过正视现实、换位思考、情感宣泄、转移注意力和自我提升等方式来实现心理调适和自我成长。将失恋视为个人成长的契机,我们可以...

成长
亲子沟通新视角:六法让对话更有趣味和深度

亲子沟通新视角:六法让对话更有趣味和深度

本文介绍了六种亲子沟通的方法,包括使用开放式问题、保持中立和尊重的态度、关注细节、引入趣味性话题、从他人事情谈起以及倾听并回应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这些方法旨在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更紧密...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