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防止将其贬到卑微的地位。文章列举了18种可能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包括无视孩子的优点、过度比较、引发罪恶感、不和蔼的口吻、过度控制、迁怒、过度溺爱、无视语言粗鲁、缺乏道德教育、避免责任、过度保护、不限制阅读、经常吵架、过度给予零用钱、姑息迁就、偏袒孩子、轻视大事和当众羞辱等。相反,我们应该尽力赞美孩子的优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自信地成长。然而,有时候我们的行为可能会无意中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到无助和不安。以下是18种可能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一、无视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如果我们经常无视他们的优点,只关注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什么都不行,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因此,我们应该尽力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过度比较

经常拿孩子和别人比较,特别是拿比他们更优秀的孩子来刺激他们,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无助。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差异,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成长。

三、引发罪恶感

如果父母经常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就会引发孩子的罪恶感。这样做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无助,甚至可能导致他们自暴自弃。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而不是负担。

四、不和蔼的口吻

和孩子说话时口气不和蔼,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和挖苦讽刺的语言,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被尊重和理解。我们应该用温和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

五、过度控制

过度控制孩子的行为和行踪,不给予他们自由和空间,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我们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探索和尝试。

六、迁怒

把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的不顺心情绪迁怒到孩子身上,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无辜受累。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

七、过度溺爱

过度溺爱孩子,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无需努力就能得到一切。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想要的东西。

八、无视语言粗鲁

当孩子使用粗鲁的语言时,如果我们只是嘲笑而无视,就会让孩子的语言越来越不成体统。我们应该及时纠正孩子的语言,教会他们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九、缺乏道德教育

不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自己去决定一切,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应该从小就开始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和教育。

十、避免责任

避免让孩子承担责任,不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和过失,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责任感和独立性。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鼓励他们勇于承担责任。

十一、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十二、不限制阅读

不限制孩子的阅读内容,让他们接触不良的书籍和信息,可能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对孩子的阅读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限制。

十三、经常吵架

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或恶言相加,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惧,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对人际关系产生恐惧和不信任感。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或恶言相加。

十四、过度给予零用钱

过度给予孩子零用钱而不让他们知道赚钱的辛苦和不易,会让孩子对金钱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并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

十五、姑息迁就

对孩子无理的要求总是姑息迁就而不加以纠正和引导会让孩子变得任性和自私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尊重他人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十六、偏袒孩子

当孩子与邻居老师或警察等发生冲突时如果家长总是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指责对方这样做并不能真正保护孩子反而会让他们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面对错误的勇气。我们应该公正地处理事情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冲突和解决问题。

十七、轻视大事

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如果家长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做会让孩子无法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无法从中吸取教训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错误或危险行为的发生。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的错误引导他们深刻反思并从中吸取教训。

十八、当众羞辱孩子

当众羞辱孩子是极其伤害自尊心的行为这样做会让孩子感到无地自容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可能导致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尊严避免在公共场合羞辱他们即使需要批评或指正也应该私下进行并以鼓励和指导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导航

热门推荐

如何应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专家教你有效处理方法

如何应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专家教你有效处理方法

本文探讨了如何应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以及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孩子无理取闹的原因;其次,保持冷静并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是关键;最后,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给予他...

成长
父母体罚与儿童性格:暴躁行为的潜在链接

父母体罚与儿童性格:暴躁行为的潜在链接

本文探讨了父母体罚与孩子性格暴躁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体罚可能带来的多方面负面影响,包括伤害孩子自尊心、诱发谎言与伪装、引发怨恨与报复、促成暴躁性格的形成以及削弱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成长
0-3岁孩子爱哭可能与性格有关

0-3岁孩子爱哭可能与性格有关

本文探讨了宝宝哭闹背后的心思及家长的不同回应方式对宝宝性格的影响。宝宝通过哭闹表达生理和心理需求,家长需学会解读并恰当回应。冷漠忽略或立即满足均不利于宝宝性格发展,而积极应答既能给...

成长
培育未来:为何父母需要坚定的心?

培育未来:为何父母需要坚定的心?

本文探讨了为什么好的父母需要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坚定的态度。通过分析独立、自律和责任感这三个方面,文章指出父母的“心硬”实际上是深沉而长远的爱的体现。这种爱让孩子学会飞翔、自我管理和承...

成长
理解并引导孩子的占有欲:一种成长中的正常心理现象

理解并引导孩子的占有欲:一种成长中的正常心理现象

孩子的占有欲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现象。父母应以理解、耐心和正确的引导来对待这种行为,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并学会分享。随着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的引导,占有欲会逐渐减少或消失。同时,...

成长
赞美与认同: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关键艺术

赞美与认同: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关键艺术

本文探讨了赞美与认同在培养孩子自信心和积极性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具体案例和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恰当的赞美和认同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同时提醒父母在赞美孩子时要注意适度、真诚和具...

成长
隔代抚养:儿童心理健康的隐形挑战

隔代抚养:儿童心理健康的隐形挑战

隔代抚养作为一种普遍的抚养方式,虽然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但同时也对儿童心理健康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隔代抚养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了其对儿童性格、情感、心理等方面的不...

成长
爱的演进:陪伴、引导与尊重——育儿的三大阶段

爱的演进:陪伴、引导与尊重——育儿的三大阶段

本文从陪伴、引导到尊重三个角度探讨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正确表达爱。通过深入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成长阶段特点,父母可以更加有效地与孩子沟通、教育和支持。文章强调了父母自我学习和进步...

成长
缓解失眠的有效方法:从了解原因到实践策略

缓解失眠的有效方法:从了解原因到实践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失眠的主要原因,并提供了五种实用的缓解失眠的方法。这些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从避免睡前过度用脑到建立固定的睡眠习惯,这些策略都是基于对人体...

成长
自主成长之路:如何避免养育“巨婴”

自主成长之路:如何避免养育“巨婴”

本文探讨了如何避免养育“巨婴”的问题,提出了放心、放手、放下姿态的养育理念。通过建立信任与安全感、培养孩子独立性和尊重与理解,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自主成长,成为健康、独立、有责任感的人...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