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抑郁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隐藏成真

当我们谈及抑郁症,许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情绪低落”或“心情不好”,认为这只是个人情绪调节的问题,无需大惊小怪,更无需寻医问药。然而,真相远非如此简单。抑郁症,这一具有生物基础的心理疾病,其严重性和复杂性远超我们想象。

一、抑郁症的误解与忽视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抑郁症似乎只是心情不佳的另一种说法。正因如此,许多患者在病发初期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家属也常将其视为“小题大做”。14岁的婷婷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她的学习成绩突然下滑,整日萎靡不振,还频繁抱怨头痛。然而,当医生诊断其为抑郁症时,婷婷的母亲却坚决否认,认为这不过是孩子一时的情绪低落。

这种对抑郁症的误解和忽视,不仅阻碍了患者的及时治疗,更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居高不下,这与公众对疾病的认知不足有着密切关系。

二、抑郁症的隐匿性与诊断难度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许多抑郁症患者并非因情绪问题而就医。他们往往因为躯体不适,如头痛、失眠等,才选择前往医院。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被误诊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慢性疼痛的患者,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最终被诊断为抑郁症。情绪的不佳,竟然能引发全身的不适,这无疑是抑郁症隐匿性的一种体现。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的贾福军所长也指出,抑郁症的漏诊率相当高。许多患者因为身体不适而前往消化科、心血管科或疼痛科就诊,如果这些科室的医生对抑郁症有所了解,或许能及时发现并转诊。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非精神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认知仍然有限,从而导致大量漏诊。

三、提升抑郁症的识别与治疗

面对当前抑郁症识别率低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李焰生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与我国的医疗体制有关。在国外,经过专业培训的全科医生能够识别大多数疾病,并将患者转诊给专科医生。而在我国,患者往往需要在多个医院和科室之间辗转,这无疑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和混乱。因此,他提出,如果能在社区推广全科医生制度,或许能显著改善这一现状。

综上所述,抑郁症并非简单的情绪问题,而是一种具有生物基础的严重疾病。我们需要正视它,了解它,并学会如何识别和应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那些身处困境中的患者,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色彩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导航

热门推荐

战胜抑郁,寻回自我,别让黑暗笼罩你的心灵

战胜抑郁,寻回自我,别让黑暗笼罩你的心灵

本文通过作者自身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勇敢面对抑郁症并成功走出阴霾的过程。作者强调了药物治疗、亲朋好友的支持、阅读以及从事热爱的事业等多个方面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

健康
情绪心理学深度探讨:抑郁之害堪比吸烟

情绪心理学深度探讨:抑郁之害堪比吸烟

本文基于一项英国大规模研究的结果,探讨了抑郁与死亡率之间的密切联系。研究发现抑郁的危害程度与吸烟相当,甚至存在更多的潜在风险。为了减少抑郁的伤害,我们提出了培养积极生活态度、及时寻...

健康
如何协助抑郁症患者重拾快乐?

如何协助抑郁症患者重拾快乐?

面对抑郁症患者,我们需要耐心倾听、共情理解、鼓励和解。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帮助他们重拾快乐,走出阴霾。同时,我们也要理解抑郁症并非洪水猛兽,患者需要的是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而非误解...

健康
与焦虑共舞:一种积极的生活策略

与焦虑共舞:一种积极的生活策略

本文探讨了焦虑的多面性以及如何与之共舞的积极策略。通过接纳和理解焦虑,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培养积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焦虑做朋友是一种勇敢的生活态度...

健康
环保行为带来的身心温暖

环保行为带来的身心温暖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从事环保活动的个体会在身体和心灵上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实验中,碳排放量较低的参与者在预估房间温度时平均高出了1摄氏度,显示出他们身心都感受到了温暖。这表...

健康
情绪消沉对癌症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情绪消沉对癌症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关于情绪消沉与癌症患者死亡率关系的研究。研究发现情绪消沉的癌症患者死亡率较高,但科学家强调这并非定论,而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文章分析了可能的影...

健康
焦虑,你的隐秘成长动力

焦虑,你的隐秘成长动力

焦虑是现代生活中的常态情绪它可以推动我们前进也可以把我们拖向深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是利用它推动我们前进还是被它拖入无尽的深渊。本文从焦虑的两面性、价值发现、如何应对、与成长...

健康
性格特质与高血压风险:一项新的观察

性格特质与高血压风险:一项新的观察

新的研究表明,争强好胜的性格特质可能与增加的高血压风险有关。情绪波动和压力应对方式也可能在这一关联中起作用。了解这些联系有助于我们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来预防和管理高血压,强调心理健康在...

健康
心理探讨:股市压力下的情绪困扰与心理调适

心理探讨:股市压力下的情绪困扰与心理调适

本文通过分析范女士因股市压力导致的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探讨了股市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文章指出,在面对股市波动时,个体应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进行心理调适。同时,...

健康
应对心理烦躁:心理师的建议与实践

应对心理烦躁:心理师的建议与实践

本文介绍了四种有效的应对心理烦躁的方法:运用积极心理暗示、转移注意力、寻求思想交流以及通过运动释放压力。这些方法旨在帮助我们缓解烦躁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实践这些方法需要耐心和坚...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