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抑郁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隐藏成真

当我们谈及抑郁症,许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情绪低落”或“心情不好”,认为这只是个人情绪调节的问题,无需大惊小怪,更无需寻医问药。然而,真相远非如此简单。抑郁症,这一具有生物基础的心理疾病,其严重性和复杂性远超我们想象。

一、抑郁症的误解与忽视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抑郁症似乎只是心情不佳的另一种说法。正因如此,许多患者在病发初期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家属也常将其视为“小题大做”。14岁的婷婷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她的学习成绩突然下滑,整日萎靡不振,还频繁抱怨头痛。然而,当医生诊断其为抑郁症时,婷婷的母亲却坚决否认,认为这不过是孩子一时的情绪低落。

这种对抑郁症的误解和忽视,不仅阻碍了患者的及时治疗,更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居高不下,这与公众对疾病的认知不足有着密切关系。

二、抑郁症的隐匿性与诊断难度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许多抑郁症患者并非因情绪问题而就医。他们往往因为躯体不适,如头痛、失眠等,才选择前往医院。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被误诊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慢性疼痛的患者,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最终被诊断为抑郁症。情绪的不佳,竟然能引发全身的不适,这无疑是抑郁症隐匿性的一种体现。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的贾福军所长也指出,抑郁症的漏诊率相当高。许多患者因为身体不适而前往消化科、心血管科或疼痛科就诊,如果这些科室的医生对抑郁症有所了解,或许能及时发现并转诊。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非精神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认知仍然有限,从而导致大量漏诊。

三、提升抑郁症的识别与治疗

面对当前抑郁症识别率低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李焰生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与我国的医疗体制有关。在国外,经过专业培训的全科医生能够识别大多数疾病,并将患者转诊给专科医生。而在我国,患者往往需要在多个医院和科室之间辗转,这无疑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和混乱。因此,他提出,如果能在社区推广全科医生制度,或许能显著改善这一现状。

综上所述,抑郁症并非简单的情绪问题,而是一种具有生物基础的严重疾病。我们需要正视它,了解它,并学会如何识别和应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那些身处困境中的患者,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色彩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导航

热门推荐

抑郁症患者的心声:一场与自我和疾病的斗争:

抑郁症患者的心声:一场与自我和疾病的斗争:

本文是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白,描述了病症的开始、恶化以及治疗过程。作者强调了人们对抑郁症的误解以及给予患者理解与支持的重要性。通过自身的经历与抗争经验告诉读者虽然疾病痛苦且漫长但是在...

健康
你,或许正经历心灵的感冒:一份给所有人的抑郁自评指南

你,或许正经历心灵的感冒:一份给所有人的抑郁自评指南

本文探讨了抑郁症在现代社会中的普遍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通过比喻抑郁症为“心灵的感冒”,文章强调了正视和积极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自我评估工具的...

健康
行为心理学:如何避免自寻烦恼?

行为心理学:如何避免自寻烦恼?

通过了解这些可能导致自寻烦恼的行为和心理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减少无端的烦恼,增加生活的幸福感。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积极的思维和行为面对生活吧!

健康
九大特征揭示抑郁倾向,你了解吗?

九大特征揭示抑郁倾向,你了解吗?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它可能导致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活力、体重和食欲的变化、睡眠问题、心理和行为的异常、持续的疲劳和无力感、自责和无助感、注意力和思考能力的下降以及自杀...

健康
完美主义者早逝风险高,爱死扛成健康隐患

完美主义者早逝风险高,爱死扛成健康隐患

本文探讨了完美主义者的不同类型及其对生活、健康和情感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追求完美可能导致工作狂、失眠、健康问题增多以及心脏病风险上升等负面后果。文章提醒人们要在追求完美与接纳自我...

健康
推荐:8本有助于抑郁症自我疗愈的书籍:

推荐:8本有助于抑郁症自我疗愈的书籍:

以上推荐的8本书籍涵盖了心灵成长、心理辅导、自我疗愈等多个方面,有助于抑郁症患者在专业治疗之外找到更多的心灵慰藉。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内心世界,从而找到适...

健康
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与实践

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与实践

本文介绍了认知疗法在治疗抑郁症中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通过深入探讨认知与情绪的关系以及具体的实践技巧如识别自动负性思维、真实性检验等揭示了认知疗法如何帮助患者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并建立...

健康
抑郁症:揭秘其真实面目与应对之道

抑郁症:揭秘其真实面目与应对之道

本文深入探讨了抑郁症的真实面目和有效的应对之道。从勇敢接纳自己、理解抑郁症的对面是“活力”、区分焦虑和抑郁、改变负面认知模式、给予关爱和支持、接受不完美的事实到寻求有效治疗方法等方...

健康
中年女性心理减压:重拾自我,寻找幸福之道

中年女性心理减压:重拾自我,寻找幸福之道

本文探讨了中年女性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减压的重要性。通过重新认识自我价值、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拓展社交圈子等方法,中年女性可以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并重拾自我。文章强调了...

健康
走路治疗抑郁:简单有效的心理健康良方

走路治疗抑郁:简单有效的心理健康良方

本文探讨了走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机理,指出走路作为一种简单、无副作用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文章还介绍了走路治疗的优势和实践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这一发现为抑郁症患...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