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的新发现揭示了心理暗示的巨大力量。德国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当病人对某种疗法的有效性抱有期望时,他们的大脑会释放止痛物质内啡肽,无论这种疗法是否具有直接的治疗效果,患者都会感觉更好。这项研究提供了安慰剂效应如何减轻疼痛的生理机制的新见解,进一步证实了心理暗示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期望的力量:大脑如何响应我们的信念
德国汉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帮助下,对19名健康志愿者的大脑进行了扫描。他们告诉志愿者,一种止痛药膏已经涂抹在一只手上,而另一只手涂抹的只是普通润手霜。然而,实际上,两只手上涂抹的都是普通润手霜。当志愿者相信他们手上涂的是止痛药膏时,他们表示感到手被扎的过程没那么痛,而且大脑跟感觉疼痛有关的那部分区域也不活跃。
二、安慰剂效应:心理暗示的医学应用
安慰剂效应在医学实践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它指的是在不让病人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完全没有药效的假药,但病人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200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丹麦48%的全科医生承认一年至少有10次会给病人开安慰剂。然而,科学家一直未发现安慰剂效应如何减轻疼痛的原理。这项德国的研究发现揭示了其中的秘密:当病人期望一种疗法有效时,控制疼痛的大脑区域变得活跃,导致止痛物质内啡肽的分泌。
三、对现有医学手段的新认识
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为何有些人会声称从一些治疗中受益,而这种疗法实际上并没有使用任何止痛成分,还进一步印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现有的许多医学手段的疗效的确来自安慰剂效应。比如,已有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的75%疗效来自于病人期望这种药可以减轻病状的愿望。
四、心理暗示的潜力与价值
这项研究的结果强调了心理暗示在医疗实践中的潜力和价值。通过了解和利用心理暗示的力量,医生和医疗专业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信念和期望可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探讨模仿在社交交流中的微妙作用揭示了其对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模仿可能是一种天生的社交技能并阐述了其如何通过非语言信号来感受对方的情绪体验从而拉近彼此的...
百科
本文探讨了生活中过多选择对人们自控力的影响。通过介绍相关研究和实验,文章揭示了选择过多可能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下降等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可能引发的各种不良后果。文章最后提出...
百科
本文通过解读男人眼神的特点,探讨了如何从男人的目光中洞悉其内心的情感世界。文章指出不同类型的眼睛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特征,如双眼皮男人的感性、单眼皮男人的内敛、三角眼男人的果断等。同时...
百科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面对生活压力时调整心态、摆脱烦恼的五种方法。通过投入工作与学习、释放过去的包袱、保持乐观心态、适当发泄情绪以及寻求亲友的支持与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
百科
本文探讨了自爱与爱他人的关系,强调了自爱是爱的起点和基础。通过爱自己,我们才能真正地爱他人,并吸引和传递爱。全文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自爱的重要性和价值,鼓励读者全然爱自己...
百科
本文探讨了“健康的自恋”对个体成长的多方面益处,包括促进独立、降低焦虑和抑郁、提升自我照顾能力、助力求职以及加强人际关系等。文章强调,适度的自恋是一种有益的心理品质,但需基于现实期...
百科
本文通过深入解读客套语及非言语信号,揭示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清喉咙的简单动作到声音的变化,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泄露出发言者的真实动机和心理状态。通过掌握这些观察技巧,我们...
百科
导语:当心理教育遇见"心灵种树" 儿童时期如同松软的春泥,心理学家金武官提出"三棵树理论"——生命树教会敬畏自然,人文树培育共情力,哲学树塑造思辨能力。与...
百科
本文探讨了积极的自我肯定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的影响。通过每日默诵定制的自我肯定语句,我们可以重塑思维模式,增强自信,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实践积极的自我肯定有助于我们欣赏和感恩生活的美好,...
百科
本文从觉察、接纳和转化放下三个步骤探讨了如何面对和处理内在的恐惧。通过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以爱包容自己的恐惧以及勇敢地放下过去的模式和行为,我们可以逐渐从内在的创伤中疗愈出来恢复...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