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育儿过程中,许多家长倾向于过度强调孩子的独特性,常常将孩子置于家庭生活的中心。然而,最新的一项研究警告称,这种过度关注可能会引发孩子的自恋情结。
一、父母过度关注与自恋倾向的关联
近期,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共同完成了一项涉及565名7至11岁荷兰儿童的研究。该研究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进行了四次问卷调查,内容涵盖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亲子活动以及亲子关系态度等方面。同时,所有参与研究的儿童也接受了自恋和自尊水平的评估。
结果显示,那些过度关注孩子的父母更容易认为“我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特别”“我的孩子值得享有生活中的额外关注”。相应地,他们的孩子也更容易展现出自恋的迹象。
二、过度关注的负面影响
俄亥俄州立大学交际与心理学教授布拉德·布什曼教授指出,尽管父母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但过度关注实际上可能阻碍孩子的正常成长。这种过度关注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自己比其他孩子更特别的错觉,这种盲目自信并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反而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并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三、情感温暖与自尊的平衡
研究还发现,家长提供的情感温暖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但过度关注对自尊没有明显影响,却会逐渐提高孩子的自恋水平。因此,家长们应该学会在表达对孩子的关切和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之间找到平衡,避免事无巨细、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做法。
四、结论与建议
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家长过度关注与孩子自恋情结之间的潜在联系。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育儿方式,避免过度强调孩子的独特性,而是鼓励他们发展健康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同时,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出现的自恋倾向。

本文介绍了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中家长应知的十大要点,包括适度关心、明确权利与义务、鼓励与同龄人交往、合理安排任务、温和教育、保持诚信、尊重孩子、适度表扬、情绪稳定及引导分析问题等方法。...
成长
本文探讨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通过引导孩子认识错误、让孩子承担后果以及重视负面道德情感的教育价值等方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这一过程需要家长...
成长
本文探讨了爱与溺爱的本质区别,指出溺爱是控制和包办,而真正的爱是给予孩子自由和尊重。文章强调了正确教育孩子需要把握放手的分寸,允许孩子在一定的边界内自由探索、尝试和犯错。通过理解爱...
成长
本文强调了中高考前心理调适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相关策略。文章首先介绍了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举办的公益讲座,其中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尽早发现并纠正不良心理症状。接着通过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
成长
本文探讨了剩男剩女现象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分析了追求完美主义在择偶过程中的困境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文章指出,剩男剩女们需要调整心态和认知方式,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拥抱...
成长
本文探讨了现代教育中父母对孩子过于苛刻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通过分析挫折教育的真谛和实例阐述,文章强调了爱和理解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有当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得到足够的...
成长
本文通过讲述一位母亲的旅行经历以及旅行的真正意义,探讨了如何让孩子从旅行中获得更多成长。文章强调了在出发前应明确旅行目的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让旅行变得有意义的建议,如融入当地生活、...
成长
本文探讨了高考后如何有效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方法。通过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制定假期计划、平衡休息与学习、走出户外以及注重安全等方面的建议,可以帮助考生顺利度过高考后的心理调适期。这...
成长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积极的对话、有效的沟通、安全与舒适的家庭环境、赞美与表扬的力量、爱的表达与传递、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高质量的陪伴与互动以及开放与包容的家...
成长
科学惩罚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国外的《父亲手册》提供的七大原则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明确责任、清晰表达要求、预先警告、明确惩罚的界限、及时惩罚、解释原因以及言出必行,这些原则...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