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在最后一刻才开始行动,尽管你知道早些时候开始会更好?这就是所谓的拖延症,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心理现象。本文旨在帮助你认识并理解拖延症,同时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估。
一、拖延症的定义和影响
拖延症,简而言之,就是无法自我调节,在明知后果不利的情况下,依然推迟计划内应完成的事情。研究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和50%的成年人认为自己有拖延行为。长期的拖延症可能会导致心理压力增大,出现自责、负罪感,甚至引发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二、你是拖延症患者吗?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拖延症自我测试题目,选“是”得1分,选“否”不得分:
1. 是否经常到最后期限才开始行动? 2. 是否在工作或学习时间上网闲逛,临近结束才开始忙碌? 3. 是否缺乏工作计划和时间管理技巧? 4. 是否经常将白天可以完成的工作拖到下班后加班完成? 5. 是否总是认为时间充裕,不急于开始? 6. 是否常常懒散,总想着明天再做? 7. 当被询问工作进展时,是否经常回答“让我再看看”? 8. 是否在办公室堆满零食,并在工作时间频繁吃零食? 9. 在需要做事时,是否总能找到其他事情先做? 10. 是否经常自我安慰“还来得及”,或者打算通宵赶工? 11. 处理问题时是否常常不分主次,导致重要事情未完成? 12. 是否因为时间紧迫而草率完成任务,结果受到批评? 13. 是否对别人的催促无动于衷,已经习以为常? 14. 是否从不主动汇报工作进度? 15. 在团队合作中,是否发现同事不愿与你合作?
三、测试结果解读
A、1-4分:轻度拖延。你可能有轻度的拖延习惯,但尚未构成严重问题。建议保持警惕,防止拖延习惯进一步恶化。
B、5-11分:中度拖延。你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拖延症症状。需要认真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习惯,积极寻求改变。
C、12-15分:重度拖延。你的拖延症已经相当严重,可能会对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应立即采取措施克服拖延症。
四、如何战胜拖延症?
战胜拖延症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设定清晰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有助于你更好地管理时间和任务。 2. 分解任务:将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每完成一个小任务都会带给你成就感,从而激励你继续前进。 3. 设定优先级:学会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任务。 4. 减少干扰:在工作或学习时尽量远离手机、电视等干扰源,保持专注。 5. 寻求支持:和家人、朋友分享你的困扰,他们可能会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支持。 6. 奖励自己:每当你克服拖延并完成一项任务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以此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本文探讨了自卑心理的成因与影响,并提供了一系列克服自卑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改变身体语言、练习正视他人、勇于公开发言以及积极展现自我等。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增强自信心的法则,如对自...
性格
社交焦虑是现代人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探讨了社交焦虑的背后原因、类型、根源以及克服方法,并强调了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了解和应对社交焦虑,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社交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性格
本文探讨了如何提升自信的五个关键观念:发现并放大你的闪光点、保持从容稳步前行、追求足够好而非完美、勇于独立承担责任以及接纳失败视为成长。这些观念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看待自己,发掘优点...
性格
通过每天留给自己一点时间、记录成就、创设自我激励的空间以及保持积极心态这四个小妙招,我们可以重新激发自我激励的力量,面对生活的挑战更加积极乐观。这些小方法简单易行,但却能够帮助我们...
性格
本文探讨了如何培养开阔的胸襟的问题。首先认识自我保持平和;其次积极交流释放情感;再次顺其自然接受现实;然后宽容待人善解人意;最后追求进步不断成长。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逐渐成为一个心...
性格
本文探讨了敏感的双重性,既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天赋。通过接纳自己的敏感特质,并培养信任、减少多疑、勇于行动等习惯,我们可以将敏感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助力。文章鼓励读者拥抱自己的敏感,发现...
性格
本文探讨了宠物选择与性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从养狗的人责任感强到养猫的人独立性强再到养鱼的人沉稳内敛等不同的宠物选择反映了不同的性格特质。文章强调了宠物选择对于理解自己和他人性格的重要...
性格
自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我们勇往直前,无惧挑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被自我怀疑的声音所困扰,无法自信地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呢?本文将从12个方面探讨真正...
性格
本文探讨了性格色彩理论如何将人的性格与特定的颜色联系起来,每种颜色象征着不同的性格特征。红色代表激情与活力,蓝色代表冷静与智慧,黄色体现领导力,而绿色则象征和谐与稳定。文章强调,虽...
性格
本文探讨了乐观心态对于降低癌症风险的重要性,介绍了乐观生活态度对健康的积极影响。通过实践一些简单的生活小窍门,如表达感激、积极应对挑战、与积极人士交往以及带着快乐入睡,我们可以培养...
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