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如何教导孩子感恩:超越溺爱与期望的平衡艺术

如何教导孩子感恩:超越溺爱与期望的平衡艺术

在亲子关系的复杂网络中,付出与回报,期望与失望,常常像错综复杂的线条,让人难以理清。很多父母在无私的付出中迷茫,为何孩子不懂得感恩?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溺爱的陷阱:无条件的付出会培养孩子的“应得感”

隔壁家的女孩,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名,但她对妈妈的无私付出却显得理所当然,责备与挑剔成了家常便饭。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正如这位妈妈,她的无微不至,让女儿觉得一切都是应得的,没有了感恩之心。

二、奉献的误区:让孩子觉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

我的同学有个妹妹,她对妈妈的付出也是视为理所当然。这种态度,其实是从小时候就形成的。妈妈的无私奉献,让她觉得根本不需要心疼妈妈。这种模式下,孩子很难学会关心和感激他人。

三、冷漠的代价:过度溺爱会导致孩子对他人缺乏宽容

机场弑母事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它反映出了过度溺爱的严重后果。汪佳晶对母亲的残忍行为,让人震惊。一个对自己有生育之恩、养育之恩的人,为何能下得了手?这背后的原因,与他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四、感恩的教育:平衡付出与期望,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如何避免培养出“白眼狼”孩子?关键在于平衡付出与期望,教导孩子懂得感恩。父母应该有限度地去给予,让孩子知道付出是需要回报的,无论是父母的付出还是他人的付出。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去关心和感激他人,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五、亲子关系的健康构建:从日常小事做起

要打造出健康的亲子关系,需要从日常小事做起。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体验父母的辛苦;也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更可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孩子。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感恩和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导航

热门推荐

经历“死亡”感受后的人生领悟

经历“死亡”感受后的人生领悟

本文通过作者父亲面对生命终点的从容态度以及韩国流行的“死一把”体验活动,引出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入思考。文章强调了看淡死亡、重视生命过程和平静接受生命终点的重要性,鼓励读者珍爱生命,...

成长
秋季心理健康指南:三招助你轻松应对

秋季心理健康指南:三招助你轻松应对

本文介绍了三种简单实用的方法——生物回馈法、肌肉松紧法和大字舒服法——帮助你在秋季保持心理健康。这些方法不仅易于操作而且效果显著,能够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放松。尝试这...

成长
陪伴与理解:赋予孩子内心的力量

陪伴与理解:赋予孩子内心的力量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得到母亲理解和接纳的故事来强调理解与接纳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文章指出作为父母和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给...

成长
洞察孩子的世界:理解那些容易被误解的行为细节

洞察孩子的世界:理解那些容易被误解的行为细节

本文探讨了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容易误解的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含义和需求包括追求完美、破坏性行为、重复行为以及依恋与独立之间的平衡等方面。通过深入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求特点父母可以...

成长
三招解救孩子叛逆心理,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三招解救孩子叛逆心理,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探讨了如何舒缓孩子的叛逆心理。首先,家长需要理解幼儿自我意识的特点,避免过度顺从导致孩子形成不正确的认识。其次,要认识到孩子逆反心理的积极面,这是他们自我觉醒和追求独立的表现,...

成长
孩子成长受阻:父母过度干预、缺乏鼓励与迟迟不放手的影响

孩子成长受阻:父母过度干预、缺乏鼓励与迟迟不放手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现代社会中孩子无法独立的现象以及可能的原因。通过分析父母过度关注、赞美不足和迟迟不愿放手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方法和建议。文章强调父母需要适时地“插手”、“...

成长
父母如何助力小一新生顺利融入新学校?:

父母如何助力小一新生顺利融入新学校?:

本文为家长们提供了如何帮助小一新生适应新学校的实用建议包括做好认知准备、模拟课堂游戏、培养乐观心态、避免负面询问、关注情绪变化、关注学习情况、建立规律作息、耐心陪伴做功课以及保持自...

成长
大学之旅:人生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大学之旅:人生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本文探讨了上大学的意义和价值,包括人际关系与社交网络、自我认知与成长、知识积累与学术素养、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人生体验与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为未来奠定基础等方面。通过上大学,我们可...

成长
幼儿期性别认同与服饰选择:为何不应混淆?

幼儿期性别认同与服饰选择:为何不应混淆?

本文强调了幼儿期性别认同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为何家长应避免让孩子穿着异性服饰。通过阐述性别认同与心理健康的紧密联系,以及异性打扮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文章呼吁家长和教育者更加关注孩子在...

成长
如何协助孩子克服自卑感?:

如何协助孩子克服自卑感?:

协助孩子克服自卑感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通过设定合理的期望、拓宽孩子的视野、制定可实现的小目标、发挥孩子的优势、正面应对失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尊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等方法,可以帮...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