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如何克服不饿却总想吃的困扰

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尽管肚子并不饿,但却无法抗拒诱人的食物,如香气四溢的面包或甜点。我们明知自己的身材正在走样,血脂也在悄然升高,然而面对食欲,我们却往往束手无策。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对这些高糖高脂的食物上了瘾?

一、食物上瘾的科学依据

科学研究表明,某些食物确实会在大脑中引发类似上瘾的反应。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神经生物学家发现,垃圾食物可能就是一种潜在的上瘾食物。在一项实验中,老鼠被给予无限制的垃圾食物供应,如培根、香肠、乳酪蛋糕等。结果,这些老鼠的热量摄入是正常饮食组的两倍。更糟糕的是,随着体重的增加,它们对垃圾食物的欲望反而变得更加强烈。

二、食欲与情绪的关系

除了生理因素外,食欲与我们的情绪也密切相关。很多人会在情绪低落或压力增大时,通过食物来寻求安慰。然而,这种短暂的满足感往往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如体重增加和健康问题。

三、如何摆脱过度食欲的困扰

1. 识别并接受情绪:当我们感到饥饿时,先问问自己是真的饿了还是只是情绪驱使。如果是后者,尝试找到其他方式来提升情绪,如散步、运动或和宠物玩耍。 2.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为了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热量,可以尝试将食物分成小份,并慢慢享用。同时,选择健康的食物来满足口腹之欲,如新鲜水果、坚果或低脂牛奶。 3. 饮水缓解食欲:有时候,我们误将口渴当作饥饿。在感到饥饿时,先喝一杯水,等待10分钟,看看食欲是否仍然强烈。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自己无法摆脱过度食欲的困扰,不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心理咨询师或营养师。他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支持,帮助我们重建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导航

热门推荐

老年抑郁的典型表现与识别方法

老年抑郁的典型表现与识别方法

老年抑郁具有多种典型表现,包括疑病症状、迟滞性表现、假痴真呆型症状和激越性行为等。同时,老人可能出现心情低落和悲观厌世的观念。了解这些表现有助于及早识别和治疗老年抑郁症,提高老年人...

健康
深探抑郁症之因:何以屡次再现?

深探抑郁症之因:何以屡次再现?

抑郁症的形成往往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与持续积累的负面情绪所致。要避免其反复发作,关键在于改变心理模式。本文分享了观息法这一实践性的自我疗愈方法,通过静坐、专注呼吸培养觉知和平等心,有...

健康
孩子挨打后的心理变化:家长需要警惕的信号

孩子挨打后的心理变化:家长需要警惕的信号

本文通过分析经常挨打的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偏差及其具体表现,提醒家长们要高度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文章指出,说谎、懦弱、孤独、固执和焦虑不安等都是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

健康
应对生活中无法摆脱的焦虑:实用心理学策略

应对生活中无法摆脱的焦虑:实用心理学策略

本文探讨了如何应对生活中无法摆脱的焦虑问题。通过介绍美国心理学家罗兰德的“专门安排时间忧虑”方法和“转换视角”策略,文章提供了实用的心理学建议。这些策略有助于我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健康
驾驶中的心理健康:如何应对“路怒症”

驾驶中的心理健康:如何应对“路怒症”

本文探讨了驾驶中司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路怒症”现象的危害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指出,“路怒症”不仅影响司机的驾驶安全,还可能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

健康
守护心灵健康:科学预防抑郁症的五种策略

守护心灵健康:科学预防抑郁症的五种策略

本文介绍了五种科学预防抑郁症的方法:构建心理防线减少刺激、保障良好睡眠、实践“三个不”原则、丰富娱乐活动以及增加户外活动。这些方法旨在帮助我们维护心灵健康,减少抑郁症的发生。通过采...

健康
被忽视的童年情感:潜在的抑郁风险:

被忽视的童年情感:潜在的抑郁风险:

本文探讨了童年情感忽视对个体潜在的抑郁风险的影响。童年期的情感忽视可能导致孩子情感的扭曲和内心的孤独,进而在成年后更容易陷入抑郁。然而,通过理解并接受自己的情感需求,培养自我关怀的...

健康
如何自我判断心理障碍的心理密码

如何自我判断心理障碍的心理密码

本文探讨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误解和滥用心理术语,以及什么是真正的心理障碍。文章强调了心理障碍诊断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同时提供了一些初步自我判断的方法,包括关注症状持续时间、观察心理紊...

健康
疼痛恐惧与选择:为何我们更倾向于“短痛”?

疼痛恐惧与选择:为何我们更倾向于“短痛”?

研究发现,人们在面对疼痛时,由于对疼痛的恐惧,往往更倾向于选择短暂的痛苦而非长时间的折磨。两项实验分别通过电击和牙医治疗的场景验证了这一观点,显示出人们对“短痛”的强烈偏好,以及为...

健康
诚实坦率:身心健康的秘密武器

诚实坦率:身心健康的秘密武器

最新研究证实,诚实坦率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所在。美国圣母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妮塔·凯利的研究发现,与经常撒谎的人相比,保持诚实的人身心不适症状明显要少。这项研究提醒我们,真诚和坦率可能...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