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四岁的小孩,无疑是父母最为头疼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恰好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他们的独立意识高涨,喜欢挑战父母的权威,常常将“不”字挂在嘴边。面对这样的“小叛逆”,父母们该如何应对呢?
我家也有这样一位“小叛逆”,名叫小瀚。从2岁开始,他的反抗意识就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燎原。最近一个晚上,刚为他洗完脚,他却一溜烟跑到床上看起故事书,完全不顾爸爸喊他洗手洗脸的呼唤。面对这样的场景,硬碰硬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于是,我决定换一种策略。我走到床边,伸出左手给他看,并装作十分痛苦的样子说:“小瀚,妈妈的手做饭时不小心割破了,真的很疼。你能帮我吹吹吗?”他一听,立刻从床上站起来,小心翼翼地为我吹气。接着,我又说:“我的手太疼了,不敢洗手,你能帮我吗?”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我耐心地等他滑下床,然后像个小妹妹一样跟在他后面进了卫生间。他帮我湿了手,又给我挤上了洗手液。我趁机建议他也挤上洗手液洗手,他开始有些不乐意了。我赶紧解释:“你得先洗干净你的手,才能帮我洗呀。要不,你手上的脏东西不都跑到我手上了吗?”听我这么说,他便乖乖就范了。
洗完手后,我又用另一只手洗嘴巴,并向他发起挑战:“我敢用凉水洗嘴巴,你敢吗?”他自然不甘示弱,也去洗嘴巴。我又用手从额头抹到下巴,他也跟着照做。就这样,我们一起完成了洗手洗脸的任务。我由衷地表扬他:“谢谢小瀚!你真的长大了,都能帮妈妈洗手了!下次咱们比赛谁洗得更干净好吗?”他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高兴地回到床上继续看他的故事书。
小瀚爸爸在一旁看到这一幕,悄悄问我:“今天是用了哪一计?”我笑着回答:“示弱,扮演小妹妹。”他听后也笑了:“从南京到北京,孩子还是没有妈妈精啊。”
其实,向孩子示弱并不是软弱无力的表现,而是一种教育智慧。在面对正处在反抗期的孩子时,父母不宜与他们硬碰硬。适时的示弱不仅能避免亲子冲突还能满足孩子渴求独立的心理需求同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因此父母们不妨试试这种“示弱”策略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本文强调了从小培养孩子六种性格品质的重要性,包括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勤劳善良、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这些品质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家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策略来培养孩子的这些品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潜教育的方式,如环境育人、行为育人、爱的教育和积极暗示等,可以有效地塑造孩子的性格品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
成长本文介绍了“花盆效应”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父母如何避免该效应、培养孩子独立成长能力的建议。文章强调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既要给予关爱和支持,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
成长本文探讨了孩子变坏现象背后的多重因素与责任所在。从教育体制、家庭环境到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导致孩子变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文章呼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为孩子们营造...
成长本文探讨了如何正确使用奖励来激励孩子的问题。首先指出了现代家庭中奖励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包括过度使用物质奖励和破坏孩子内在动力等。然后提出了正确的奖励方式,包括庆祝式奖励、具体而真诚...
成长本文强调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7项孩子在14岁前应掌握的技能:独立思考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社交礼仪与沟通技巧。...
成长本文从儿童的视角探讨了他们对婚姻的独特见解。通过回答关于婚姻的时间、决定、父母的共同点、婚姻的识别、约会的意义、婚姻的影响以及亲吻的时机等问题,孩子们展现出了对婚姻和亲密关系的深刻...
成长本文探讨了婴儿情绪反应的表现、与社会交往的萌芽以及良好情绪对婴儿成长的重要性。强调了家长在培养婴儿良好情绪中的角色,包括理解婴儿的需求、及时响应他们的情绪信号以及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安...
成长本文揭示了留学申请过程中常见的五大心理误区,包括过分迷信名校、忽视兴趣选择专业、过分追求考试分数、对留学生活盲目乐观以及过于看重奖学金等。针对这些误区,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成长本文介绍了四种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儿童克服自卑心理:鼓励的语言激发自信、发挥优势建立自信、正确面对失败重拾自信和调整期望值减轻压力。这些方法既能帮助孩子们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也能让他们...
成长本文探讨了强迫症患者如何通过自我心理疗法缓解症状并提升生活质量。自我心理疗法的优势在于患者的主动参与和自我调适,通过建立治疗信心与信任以及深度体验生活等方法,患者可以逐渐走出强迫症...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