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网络活跃背后的抑郁信号

在现代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交流、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却发现,网络活跃度异常可能与抑郁症状有关。这一结果不仅揭示了抑郁症患者在网络行为上的特殊表现,也为我们及时发现和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网络活跃:抑郁的另类表现

研究人员在对人们的上网习惯和抑郁症状进行分析后发现,与一般人群相比,许多抑郁症患者在网络上表现得更加活跃。他们更频繁地分享视频、参与在线讨论、观看电影和玩游戏。这种异常的网络活跃度可能是他们寻求虚拟世界的安慰和逃避现实的表现。

二、飘忽不定的网络使用习惯

该研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抑郁症患者的网络使用习惯往往呈现“飘忽不定”的特点。他们可能会在某一天花大量时间上网,接下来的几天却完全不接触网络。这种不稳定的网络使用模式可能与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有关,而注意力缺陷正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之一。

三、隐藏的心理问题与网络行为

厦门仙岳医院的精神科医师张振清指出,由于强烈的“病耻感”,许多抑郁症患者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心理问题。他们可能通过沉迷网络、抽烟喝酒等行为来掩盖内心的痛苦。这些行为可能是他们试图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压力的一种方式。

四、及时发现抑郁的迹象

抑郁会对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并干预至关重要。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突然变得异常活跃或沉默寡言,情绪起伏不定,持续两周以上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或精神科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导航

热门推荐

抑郁症患者福音:探索四种有效自我疗法

抑郁症患者福音:探索四种有效自我疗法

本文介绍了四种针对抑郁症的有效自我疗法:体育疗法、营养疗法、精神疗法和交际疗法。通过锻炼、合理饮食、调整心态和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抑郁症患者可以缓解症状、提升生活质量。然而,每个人的...

健康
走出抑郁症的误区:了解、接纳与寻求帮助

走出抑郁症的误区:了解、接纳与寻求帮助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全球有数亿人受其困扰。本文旨在消除对抑郁症的误解和偏见,鼓励患者勇敢面对内心痛苦并寻求专业帮助。文章强调了轻度抑郁症的自愈可能性及条件,同时提醒公众应加...

健康
战胜产后抑郁:重塑认知,拥抱自我

战胜产后抑郁:重塑认知,拥抱自我

本文探讨了产后抑郁的认知误区及如何通过重塑认知、接纳自我、寻求社会支持与专业帮助以及积极投入生活来战胜产后抑郁的策略。文章强调了接纳自我和寻求帮助的重要性,并鼓励新手妈妈们以更积极...

健康
应对考试焦虑的有效策略

应对考试焦虑的有效策略

本文提供了应对考试焦虑的实用策略,包括认识考试焦虑、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积极心态、进行放松训练以及寻求帮助和支持。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缓解考试焦虑症状,发挥最佳水平。通过采取这...

健康
再试一次,无助也能变助力

再试一次,无助也能变助力

本文探讨了“万念俱灰”背后的心理学现象——习得性无助,并通过塞利格曼的实验揭示了其成因。文章指出,人们在反复失败后可能陷入无助的境地,但通过心理学方法如“强调例外法”和“合理归因训...

健康
运动缓解心理压力:原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运动缓解心理压力:原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本文探讨了运动缓解心理压力的原理,推荐了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有氧运动、集体运动和深呼吸等,并提供了注意事项如避免过度运动、选择喜爱的运动和合理饮食补充能量等。通过合理运动,我们可以有效...

健康
完美主义心态下的六大陷阱:如何避免走向抑郁

完美主义心态下的六大陷阱:如何避免走向抑郁

完美主义者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理想化与现实落差、自责、嫉妒、抱怨、自暴自弃以及恶性循环等六大陷阱。这些陷阱可能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为了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主义者需要学会接受...

健康
战胜暴食症与厌食症的策略

战胜暴食症与厌食症的策略

暴食症与厌食症是两种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完美身形的追求和对控制的极度需求。这些疾病不仅损害个体的心理和身体健康,而且映射出集体的心理焦虑。

健康
产后抑郁:症状、识别与应对

产后抑郁:症状、识别与应对

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但常被忽视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缺乏活力、焦虑和恐惧等症状。此外,它还可能导致自我评价降低、人际关系紧张、认知和行为变化以及身体症状的出现。对于新妈妈...

健康
挨打是否影响儿童智力发展?一项美国调查的结果与启示

挨打是否影响儿童智力发展?一项美国调查的结果与启示

本文探讨了挨打是否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问题。通过引用一项美国调查的结果,文章指出经常挨父母打的孩子在智商测试中成绩普遍较低。同时分析了挨打对孩子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棍棒教育”的错...

健康